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談「戶外教育」的哀與愁


談「戶外教育」的哀與愁    /許彩梁  107.05.09

如果說有一種教育的形式,非常古老、非常自然,卻在現代的教育制度中成為冷門的形式,我想戶外教育一定榜上有名。


這種冷是三溫暖式的冷,就像我們泡在冷水好一陣子,突然跑倒熱水池中,皮膚表面瞬時感到溫暖,但骨子裡依舊冷冽得要命。你知道嗎?台灣的戶外教育大致上就是這種類型,外頭熱熱的,因為國家教育政策、學術單位、社會人士、家長都非常喜愛並推崇,但是,裡面卻一直冷吱吱的,誰都不願意幫貓兒掛鈴鐺。
這種外熱內冷的現象,看似是教育主管單位未能幫工作者營造一個安全感的環境(特別是法令的相關保護措施),實則是文化與讀書人的群性使然。化約來說,中國文化太悲情,非到生存攸關不許進行冒險犯難的行為(唐山過台灣渡海的危險就是生存攸關的案例),以致於有許多的緊箍咒(或稱之為禁忌),例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在不遠遊、不孝有三等產生,滲入主流傳統、顯性文化中。我認為,這些咒語是讀書人專用的,因為「做事人」每天在環境中,面對不同的外在未知的、天氣變化的挑戰等,他們早已習慣危險處處存在,對於自身的安全早已練就一身防護功夫,也能接納隱性的風險是常態;倒是讀書人,讀的聖賢書有很大一塊就是這些「安全守則」,我大膽的假設,這些內容原先是宮廷內部的教科書,是教導皇子皇孫如何「保種」的SOP,之後透過「先生」轉化為民間版教科書,成為顯性的標語或八股考試題目。如果,您能接受我這大膽的假設,或許您就明瞭我所謂的讀書人的集體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因為讀書人要能接受教科書的內容,才能順利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在仕途上一展鴻圖(當然還是有少數異類)。在這樣子的文化薰陶下,不斷的把禁忌從宮廷複製到民間,讀書人獨立思考消失,這些禁忌成了行為的範本和倫理。我無意貶低讀書人的自由意志,但現象是如此,即使我演繹、推論錯誤,但結果是如此;縱使帝制已經被民主取代,但頭腦跟不上這種改變,畢竟三、五千年累積的東西,不時在我們的身旁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文化既然是文化,當然是存在大多數人的思想或行為準則當中,一般人也不例外。一些家長聽到學校要到海邊、溪旁或山上辦理戶外教育活動,大多提心吊膽的簽名畫押。因為,這些地方都是成長過程中被教導烙印而且揮之不去的「危險」之地,但可知,最危險的不是「地方」,而是不知道危險在哪裡這件「事情」,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安全」的地方學習面對「風險」。西方的文化主流認為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這些獨立的生命有選擇自己要挑戰什麼的自由。或者說在台灣當家長或說監護人都不放心這些具有挑戰性的戶外教育,那麼,老師有什麼動力去辦理這類型的活動。
總結來說,這種冷是浸潤在臍帶未掉落的文化下的冷,是東方的中國式的冷、是骨子裡的冷,很難化解的冷。要讓戶外教育成為正常化的教育方式(不奢望用「熱門」形容),非得要從文化面著手,文化要有衝擊,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外頭的文化交流,讓所有的人都理解到,地球上原來不只是我們這種想法的人群,還有很大一群人,希望孩子在真實的世界中找到保護自己的能力,希望孩子找到自己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定位。
其實戶外到處都是教材,老師不必準備太多的教具;戶外就是一部生動的影片,應該比播放教學光碟還精采的。

別誤會戶外教育一定是冒險的 到爺爺家做歷史訪談學到的一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