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行前高山訓練~石門山遐想 /許彩梁
107.03.18
~當我陷躺在石門山入口旁箭竹草坡裡頭仰望藍天,享受高山特殊的寂靜氛圍時,眼睛看著天上的雲朵,心裡頭時而放空,時而胡亂想著:如果可以,我想….
玉山抽籤的結果發布,我們六年級在人海茫茫中抽中了玉山籤。經歷了一個學期持續的小百岳、中級山的訓練,大夥兒對玉山期待的心情已經到達頂峰,中籤時當然是雀躍不已。但,緊接而來的是擔憂,所有的隊友擔憂自己的體能還不足以承擔這次的挑戰,自此刻起,每天放學後的操場上、山徑旁,到處充滿了運動跑步的人潮(感謝素娟老師主動協助規劃與執行運動計畫)。但,這還不夠,因此,我們安排了合歡東峰、合歡尖峰以及石門山,二座百岳以及一座冰川磨出的碎石山坡的挑戰,這不僅是「高坡度高強度」更是「稀薄空氣」與「超低氣壓」的考驗。
出發前的合照 最後的笑容展現 |
其實,這一趟路一天行程就夠了,但台14甲沿線可以探討的東西實在很多,捨不得讓大夥兒奔波在路上,忘了欣賞周遭的人文與自然風景。因此,安排兩天的行程,第一天從清流部落、霧社公學校、霧社紀念碑、馬赫坡戰役沿途(登山熱身),探討霧社事件,並且延伸到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從霧社往合歡山開闢山徑,在合歡山區集結兵力後,攻打太魯閣族的「理番」過程;另一個探討主軸,則從埔里福興農場到廬山溫泉,探討廬山溫泉區因為潛在的地滑危機,準備將行水區兩岸各100公尺附近的旅舍、商店集體遷移到埔里,其中隱藏許多經濟、情感等諸多糾纏的情結值得探討。第一天晚上,則在清境國小操場進行觀星活動,夜宿學校木板教室。
我在想,如果這一趟路是教學的起始點,那麼,回到學校後,可以繼續探討日治時期總督府與原住民的關係、探討日本來台的山地資源開發、探討原住民的傳統祖訓(賽德克人為GAYA、泰雅族為GAGA等)、石板屋建築、民情風俗等;又或,這趟旅程之後,可以是台灣地體的探討、變質岩(板岩等)的認識、水庫土石淤塞的環境議題、高山溫度與氣壓變化主題、冰河在台灣等等。換句話說,兩天的行程之後,可以延伸無數的教學題材,只要我們的體制可行、只要我們的老師可掌握課綱及探究教學的方法、只要我們的孩子有意願學習,這種戶外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深度探討的主題教學歷程,是實驗教育非常可行的出路。當然,目前的我認為家長的協助與參與,是此類戶外教育可否成行的關鍵因素,實驗教育的家長不僅是簽下活動同意書,更需在交通與生活的提供協助與照顧,最重要的行程的前中後都和孩子共學。
如果先來一趟馬赫坡 再來座相關的歷史深入探討 那有多好 |
如果能採用這種教育模式,戶外教育當時,除了團體生活(群性)的培養,孩子學習方面則著重在觀察、記錄、體驗與當下的感受,回程後的深入探討,才是培養一個人全方位思考的重要歷程。雖然我鼓吹戶外教育,但實際上我認為課堂內搭配戶外的體驗的學習,才是真正的教育,親師生都得沉浸在這兩者環境的切換過程,所以,我認為戶外學習是孩子接近真實世界的路徑,課堂學習則是深化孩子理解世界的殿堂,缺一不可。但,這事是諸多因緣成熟才能畢其功的事情。
清境國小的夜 是最好統整的時機 當然觀星也是一定要的 |
因為膝傷的關係,爬完合歡東峰我便舉雙手投降,留在觀景台(秀林鄉和仁愛鄉的交界)等待未成熟的五年級組人馬緩慢下山(這組持續抽玉山籤),六年級組的親師生,仍照原訂計畫繼續爬上合歡尖山,之後,兩組人馬在石門山入口處會合一起爬上最後一座石門山,這簡直是完美的培訓行程。完美的不僅是登玉山組連續挑戰三座高山的體能訓練;還有,他們在戊益老師、旭斌主任的帶領下,透過調配步伐及沿途講解、認識登高山的基本知識、技能與態度;更重要的,「完美」在這群已經面無表情的人的腳上、在他們強韌的心理上,因為,他們知道下個月12號就要上山了,不得不抉擇走上這條強健身體和意志力的路途。
爬山除了體能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質(當然我這種傷兵除外)的培養,缺一不可。和幾個爬不動的孩子留在石門山登山口,我躺在50公分左右的玉山箭竹草叢裡,頭時而放空、時而發想,突然間,一群熟悉的孩童歡樂對話聲從山坡上下來,我停下上述的想像。然後,看了一下手錶,這三座山,我們從將近九點開始爬,到下午一時半,四個多小時含午餐時間,比我預計的2點離開,早了半小時,真是厲害。回程的車上,聽說都睡成一片!
這組人馬確定要爬玉山 硬是撐過了3座高山的挑戰 |
備註:之後五年級組連續抽了幾次玉山籤仍然沒有抽中,我想是玉山山神的指示,祂看到五年級組的身心素質還不足,希望成熟了以後再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