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濁水溪「風」「情」


濁水溪「風」「情」    /許彩梁 106.12.17

~每一種天氣都是好天氣,每一個境遇都是好境遇,濁水溪之行再次印證這樣子的思維。在隨遇而安的心境當中,我們在濁水溪的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之下,用針刺似的飛沙,烙下生命中深刻的記憶。

   
        許厝分校杜主任告訴我,上星期類似的天候時他來濁水溪探一次路,回去就感冒了,今天,在車上他懷疑的問:「這樣子天候的濁水溪,你們真的還要走進去嗎?」我想了0.01秒回應:「好啊!」因為這不正是老天爺賞賜給山裡面孩子到許厝寮一遊的最好天氣?許厝的孩子整年沉浸這種天候的氛圍當中,自然無需此類多此一舉的再體驗,但,從山裡來的我們,如果放棄了今年最冷、最強東北季風發威的時刻,那不正有「入寶山空手返」的遺憾嗎?我壓根沒問大夥兒的意見(問了答案也是一樣),就當這是行程中的必然,然而,大夥兒也未露出懷疑的眼神,下了車套上外套的頭套,跟在杜主任的後頭,沿著被人車輾踏出的河床小徑,往濁水溪口的中心方向(應該是北方)緩慢前進。
一行人走進濁水溪河床 即將面臨鐵板沙風暴

        緩慢是因為逆著風前行的步伐快不得;緩慢是因為噴射似的沙子在臉上炸開的感覺太刺激;緩慢是因為要用來欣賞揚塵的瞇瞇眼太小看不清、走不快;緩慢是因為在12級風力下,非得細細品味、感受它不行。縱使我們知到張口的結果將是招來滿嘴的鐵板沙,仍然受不了的直喊好過癮;縱使我們了解自己沒有駱駝般的睫毛,仍然想看清楚風是怎麼吹的;縱使我們冷得直發哆嗦,我們的步伐還是緩緩向前。過程中,沒有人提起:「哪時候要往回走啊!」的話題。因為,我們總是這樣子在野地學習,風和雨都是必然的,都是好天氣。

我們要的不多 只要一塊地板   
        有關濁水溪的教學內容,我很高興有其他教師幫忙做記錄,未來會跟大家分享。在這裡,我只是要呼應孩子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沙子像細小的子彈噴彈在臉上的感受。教學上,我早就很認份的接受這種教學「技術」面向的「挫折感」(或說像父母對孩子無可奈何的感受),因為,土地公的備課態度和教學法比我們好太多了。無論你的教學的精采度性、探究性、統整性等如何如何,孩子的大腦皮層記得的最深刻的都是「身體與環境互動下的感受」,似乎理智的學習永遠無法取代感性的體驗。我接受這殘酷的事實,而且不會嫉妒,因為,真實的環境才是最好的老師,大自然永遠比我們會教學……。跳脫此心結,行走在風沙襲擊的濁水溪裡頭身體的感性,其實是教學者心裡上的理性,這是我架構、鋪陳許多理性學習後襯托出來的深層感受,當然還加上理性天氣條件的「選擇」!
深夜訪談許厝分校主任 了解污染與遷校等議題

    東北季風吹襲下的許厝寮溪畔,揚起一陣陣的風沙,這陣風沙的濁度竟跟它的水質一樣大於100JTU,看不清處前方不遠處的人影。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能沿著腳下的路徑,用心看清楚學校的方向,回到溫暖的圖書室,洗熱水澡,喝杯熱水,上床睡覺。在夢裡,我們或許會夢到濁水福興宮的媽祖,溫柔的告訴我們,山裡的孩子也是來自海洋的孩子,別忘了再來許厝享受濁水溪不同的「風」與「情」。
    濁水溪的水看似很混濁,但,兩天時空穿梭的之後,我相信,濁度可能在東北季風減弱之後降到40JTU以下,因為,我們學會用「心」去看這條母親之河~濁水溪。濁水溪不濁,是孕育生命的養份。

濁水溪口正值海水漲潮 躲在「閃風」處做水質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