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誘引上戶外教育的列車 /許彩梁
104.10.24
註腳:這似乎是在實驗學校辦理假日戶外教育的第一次,因為校內對於平常日規劃戶外活動尚未形成共識,只能利用假日辦理相關活動。學生第一次在假日參加活動,當然先來個「體驗類型」找個學校附近好玩的地點玩一下囉……。
~為了一步步誘引孩子進入無法回頭的戶外學習領域,只好先來一些體驗式的活動,嚐嚐趣味性的甜頭,也訓練一下耐苦的能力。
在上星期的夜間蛙類調查活動之後,這星期繼續推出「石門坑溪涉溪」的活動。這一次吸引了25位學生和8位家長同行。
首先訓練一下孩子觀察周遭環境的能力,經過「太新橋」之後,隨即問學生「剛才經過的橋名是什麼?」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似乎心中想著「老師又沒有要我們觀察這個東西呦…..」,半晌後,終於有一位同學說出正確的橋名,我則順帶介紹橋名的由來和太平-新社兩個地方的連結性。不久,經過一座小橋,我再度停下來,問孩子們「剛剛經過的橋名是什麼?」,這一次舉手回答的情形很踴躍。我想要透過類似這樣子不斷的提出與環境相關的問題,刺激孩子的腦子,也盼望他們不必有人告訴他要做什麼,就能打開眼睛、耳朵,對環境培養出觀察的習慣。
出現在產業道路小徑上的東西可多著,有舉尾蟻、蟲癭現象、不知名的小蛇、台灣土撥鼠(台灣鼴鼠)、台灣大蝗、端紫斑蝶(亂亂點)、小紫斑蝶(點一點)、還有許許多多聞其聲不見其蹤的鳥類。石門坑溪周遭的生態真的是很豐富,值得反覆進行生態教育!
整個活動設定幾個重點,有分組合作學習,透過組長帶領組員的方式,培養組內的合作態度;知性的部份則有:認識五種植物、分辨蜻蜓與豆娘、拉氏清溪蟹的觀察與思考;最後則進行調查石門坑峽谷基本資訊的活動。
五種植物當然是五種希望孩子一定要記得的植物,特別是小花蔓澤蘭,東汴的孩子如果不認識它,就太遜了,因此列為第一優先,透過不斷的複習問答,至少80%以上的孩子確定認得了,這一個階段的工作算是完成了,未來則要培養他們上場解說的能力。
至於蜻蜓、豆娘的分辨,很多孩子經常認為體型大者為蜻蜓、小者為豆娘,但是,透過「昆蟲網」邀請他們靠近一看,我們終於能從眼睛是否分離來判斷牠們是蜻蜓還是豆娘,此類入門的分類與辨識,是未來進行調查的基本功夫。然而,行列間似乎有幾位孩子的自然書籍的「閱讀」經驗豐富,能從停棲時翅膀的平展或合攏「說」出牠們的差異,但是現場的觀察、驗證馬上打破這樣子的說法。這個例子說明了大自然中處處充滿「例外」,另方面也說明了讀萬卷書也要行千里路,思慮才會更縝密。雖說如此,即便以眼睛是否分離來分辨豆娘與蜻蜓,也須實地加以檢驗才可。
石門坑溪裡頭最多的生物(以孩子喜愛的生物感而言)莫過於拉氏清溪蟹了,活動中讓孩子分組在溪流中尋找螃蟹的蹤跡,15分鐘後,大夥坐下來聊聊看,是哪些因素讓這裡的拉氏清溪蟹的數量這麼多(如果是匆匆走過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孩子們似乎能運用觀察力和平日所學的知識,回答:因為這裡的食物充足、水質乾淨,更因為這裡的石頭縫忒多,螃蟹可以躲藏天敵…….云云。孩子,你們比我想像中的棒,你們的回答讓我肯定你們對環境的分析能力。
前方到達目的地,目的地「石門峽谷」在正前方。說明完任務之後,旋即分組進行峽谷長度、寬度的測量。果然,在組長的指揮下,大夥有模有樣的進行測量的工作,預定15分鐘後集合進行討論。此時,大夥兒才感受到實地調查和書面上的考試題目有相當大的差異,就像是要從哪裡當作起點(定義)開始測量、又該在哪裡結束;又或皮尺上的刻度兩邊的單位如何?有無長度估算的概念等等。這些都是實地測量時會遇到的問題。最後,我們總算整理出大家的測量結果:石門峽谷長度約60公尺,最大寬度約6公尺,最窄處不到4公尺。這個資訊和我之前以目視估算的方式寫在書籍裡面的數據差距不大。
如果這是孩子這輩子第一次溯溪;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看到土撥鼠;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讓豆娘停歇在手指頭;如果,如果很多的第一次都能在孩童時光,在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我想,我想這就是我的初衷。讓孩子真正認識台灣,用汗水去體驗環境的真實感受,並用身體去記憶,使所有的經驗都能成為生命中真實存在的一部分,老師這一行,真好。
首先訓練一下孩子觀察周遭環境的能力,經過「太新橋」之後,隨即問學生「剛才經過的橋名是什麼?」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似乎心中想著「老師又沒有要我們觀察這個東西呦…..」,半晌後,終於有一位同學說出正確的橋名,我則順帶介紹橋名的由來和太平-新社兩個地方的連結性。不久,經過一座小橋,我再度停下來,問孩子們「剛剛經過的橋名是什麼?」,這一次舉手回答的情形很踴躍。我想要透過類似這樣子不斷的提出與環境相關的問題,刺激孩子的腦子,也盼望他們不必有人告訴他要做什麼,就能打開眼睛、耳朵,對環境培養出觀察的習慣。
出現在產業道路小徑上的東西可多著,有舉尾蟻、蟲癭現象、不知名的小蛇、台灣土撥鼠(台灣鼴鼠)、台灣大蝗、端紫斑蝶(亂亂點)、小紫斑蝶(點一點)、還有許許多多聞其聲不見其蹤的鳥類。石門坑溪周遭的生態真的是很豐富,值得反覆進行生態教育!
整個活動設定幾個重點,有分組合作學習,透過組長帶領組員的方式,培養組內的合作態度;知性的部份則有:認識五種植物、分辨蜻蜓與豆娘、拉氏清溪蟹的觀察與思考;最後則進行調查石門坑峽谷基本資訊的活動。
五種植物當然是五種希望孩子一定要記得的植物,特別是小花蔓澤蘭,東汴的孩子如果不認識它,就太遜了,因此列為第一優先,透過不斷的複習問答,至少80%以上的孩子確定認得了,這一個階段的工作算是完成了,未來則要培養他們上場解說的能力。
老師用「好玩」騙孩子來學習 孩子用這「眼神」騙老師更多 |
至於蜻蜓、豆娘的分辨,很多孩子經常認為體型大者為蜻蜓、小者為豆娘,但是,透過「昆蟲網」邀請他們靠近一看,我們終於能從眼睛是否分離來判斷牠們是蜻蜓還是豆娘,此類入門的分類與辨識,是未來進行調查的基本功夫。然而,行列間似乎有幾位孩子的自然書籍的「閱讀」經驗豐富,能從停棲時翅膀的平展或合攏「說」出牠們的差異,但是現場的觀察、驗證馬上打破這樣子的說法。這個例子說明了大自然中處處充滿「例外」,另方面也說明了讀萬卷書也要行千里路,思慮才會更縝密。雖說如此,即便以眼睛是否分離來分辨豆娘與蜻蜓,也須實地加以檢驗才可。
石門坑溪裡頭最多的生物(以孩子喜愛的生物感而言)莫過於拉氏清溪蟹了,活動中讓孩子分組在溪流中尋找螃蟹的蹤跡,15分鐘後,大夥坐下來聊聊看,是哪些因素讓這裡的拉氏清溪蟹的數量這麼多(如果是匆匆走過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孩子們似乎能運用觀察力和平日所學的知識,回答:因為這裡的食物充足、水質乾淨,更因為這裡的石頭縫忒多,螃蟹可以躲藏天敵…….云云。孩子,你們比我想像中的棒,你們的回答讓我肯定你們對環境的分析能力。
前方到達目的地,目的地「石門峽谷」在正前方。說明完任務之後,旋即分組進行峽谷長度、寬度的測量。果然,在組長的指揮下,大夥有模有樣的進行測量的工作,預定15分鐘後集合進行討論。此時,大夥兒才感受到實地調查和書面上的考試題目有相當大的差異,就像是要從哪裡當作起點(定義)開始測量、又該在哪裡結束;又或皮尺上的刻度兩邊的單位如何?有無長度估算的概念等等。這些都是實地測量時會遇到的問題。最後,我們總算整理出大家的測量結果:石門峽谷長度約60公尺,最大寬度約6公尺,最窄處不到4公尺。這個資訊和我之前以目視估算的方式寫在書籍裡面的數據差距不大。
如果這是孩子這輩子第一次溯溪;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看到土撥鼠;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讓豆娘停歇在手指頭;如果,如果很多的第一次都能在孩童時光,在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我想,我想這就是我的初衷。讓孩子真正認識台灣,用汗水去體驗環境的真實感受,並用身體去記憶,使所有的經驗都能成為生命中真實存在的一部分,老師這一行,真好。
戶外小幫手~戶外裝備
戶外裝備聽起來是件老掉芽的事情,例如:雨鞋、雨衣、長袖長褲等。一般家長如果沒有共識,會認為為什麼要準備這些,因此,許多「好心」的行政人員經常準備一些輕便雨衣、布手套,甚或各種規格的雨鞋備用,但我總認為這些東西一來是個人用品,一來買好一點的雖然比較貴,但是安全性以及對環境友善性會比較高,還是請家長投資一下比較妥當,只要願意投資在教育,獲得的利益是非常大的。另外,許多孩子在戶外不習慣穿長袖、帶帽子等,我通常不會強迫、也不會罵他們,我會先告訴他們:「老師有提醒,你們自己沒穿戴,要自己負責。」等到被芒草割傷、被紫外線晒傷,或許下一回他們就會得取教訓了。
教學模式~參與活動原則
戶外教育有前、中、後的學習鋪陳,許多孩子喜歡戶外活動的當下,卻不願意投入活動前的準備,和活動後的統整作業,這樣子會讓戶外教育的學習大打折扣,因此,筆者在戶外教育的通知單中會提醒孩子要做好什麼準備才能參加,也會提醒孩子回家會有作業。長期實施之後,偶而一兩次想讓孩子單純參與一次簡單的體驗活動時,孩子還會跑來問:「這一次要寫多少字的報告呢?」以下收錄一位同學當初「決定」參與戶外活動的心情:
我會參加這一個社團的原因是可以到好玩的地方學到很多新知識,例如:植物、昆蟲和動物的名字等,而且還可以玩到很多東西。媽媽也跟我們說了一句話:「有失必有得」,意思是會失去玩3C產品的時間,或是和家人出去玩的時間,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大自然的知識和奇觀,也可以像搏古知今的許主任一樣是個自然科學家,所以我會好好跟著許主任學習但自然的動物、植物和昆蟲等等。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位同學很有趣的數了字數,共208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