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蓀林場教學系列~森林調查系列之人造森林的秘密 /許彩梁
一般帶領戶外教育的老師來到惠蓀林場,一眼望去整齊而單一的森林結構,很快的就會「直接」跟學生解說這是「人工林」,然後說明森林是水的故鄉、森林可是身林的保護傘等,與人工林的目的不太相干的描述云云。我在惠蓀的教學過程,用了兩個小時,只為了認識眼前這一片樹林是「人工林」這三個字。
用完餐,我們到大草原旁的森林走一走,目標是學會測量樹齡。沿途還透過採集枯枝落葉的方式,認識五種針葉樹的特徵(這部份,容以後再描述教學過程)。走到杉林下的步道,我東看西看,想找一個比較寬闊的地方,可以講解胸周的測量方式,以便學生能應用這個方法了解這片森林的奧祕。我的視線突然掃描到這裡的杉木上頭都被畫上一道不明顯的白色漆線(應該是一段時間以前的事情了),因為我先前做過森林永久樣區的調查,我知道這白色線的來由。但是,我不打算直接告訴孩子。我問他們猜猜這些線是做什麼用的呢?
「可能是防止白蟻侵蝕的」
「我想是綁搖籃的位置」
當然,孩子還沒接觸過森林調查,很難推論出這一條線就是測量的基準線,這時候,我說:「這一條線是測量樹有多大的約地基準位置」,我請孩子翻開講義找到樹周的測量方法,原來樹幹大小不見得一致,大家就約定好在胸高的位置,也就是離地130公分的地方測量樹圍,作為量測的標準。這時,我請孩子確認這一條線是否的離地130公分,測量後,發現只有125公分,這時問題又來了,孩子必須去思考為何如此。
「以前的人一定量錯了」一個孩子回答
我追問「我認為1-2公分的誤差有可能,但是,5公分的誤差未免大了一點」我們又量了隔壁樹的白色線,結果也是125公分。所以,孩子必須繼續思考。
「可能以前用的標準是125公分」
「可能樹長高了,但是,樹長高…應該白色線會…更高」
「可能地震後把地隆起…」(有點誇張的想法,但是,只能回答「有可能」)
「啊!我想到了,是腳下這條步道的關係」為什麼?「因為步道用小石子鋪上去,有一個厚度,而當時進行測量的時候,並沒有步道…」
「有可能!這個推論比較可信!」我回應。也因為這一個插曲,我告訴孩子,每隔幾年在同樣的位置測量樹周,就可以掌握樹木的生長速率等。接著,我找一條比較寬敞的步道,給了各組如下的任務:
找連續十棵同樣的樹(先前已經可以分辨杉、柳杉、台灣杉),測量他們的樹周並換算樹齡(用中午討論的參數)以及每棵樹之間的距離,計算樹齡和樹距平均。
實作過程孩子發現了樹距要如何定位的問題,因為孩子在學校數學學習的距離量測是「點到點」,但是樹並不是「點」,是「圓」。這問題丟回給孩子討論,討論後,還是認為量測「圓心」到「圓心」比較公平,我確認他們的結論後,問題解決了。
經過20分鐘分組的測量,我帶大家到紅磚屋前方集合,討論這一個調查過程的發現。我先進行事實的確認,也就是平均的樹齡和間距,各組派不同的組員上台發表。
我習慣不斷的轉換地點 讓孩子發表 並進行總結性的討論來形成概念 |
「我們這一組測量的是台灣杉,平均樹齡是18.2年、平均間距是3.5公尺」
「我們量的是杉,平均36.5年,間距是4.2公尺」
待事實描述後,我繼續問:「你還發現了什麼?」孩子自由舉手回答:
「我發現這些樹長得一樣高」「我發現樹葉上有蟲」「我發現每一棵樹都差不多大」「每一棵樹的距離也差不多」 我趁勢反問:「一個自然生長的森林,是不是都是這樣子的現象呢?」孩子開始思考,而且很迅速的,有孩子舉手了,但,我想讓他們多想10秒鐘。
「這一片是人種的,不是大自然種的」
「這是人工的森林」
雖然這一趟教學活動用了兩個小時認識「人工林」,但是我認為這時間花費得有價值,因為孩子透過「人工林」的學習目標,學到的不僅是人工林,學到的還有植物型態的辨識、植物調查方法的實作,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腦袋在森林中運轉這件事本身是有價值的。
小叮嚀: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在孩子的眼中或心裡經常是充滿趣味的,如果我們願意放手讓孩子自己發現自然界各種現象的秘密,那麼,孩子會學到用同樣的方式,面對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如果我們只是告訴孩子我們知道的事情,這種學習的經驗會減少他們對外界的好奇心,並且囫圇吞棗的記起來你告訴他的「知識」。
教學模式:閱讀天書的方法
設定學習的概念→規劃實作方式(檢驗、測量等)→學生實作與記錄→討論與分析→教師提問與追問→獲得天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