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既然惠蓀林場兩天一夜戶外教育定位在「公開課」,出發前我提出一個要求「參與的教師和家長」都要寫一篇觀課心得,無論形式為何,就把自己想要寫的內容,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為,我跟大家說,我為了這次的活動付出非常多的心力,孩子也為了這次活動,先前要寫參加想法、事後還要寫學習心得報告,我們既然和孩子一起共學,當然要做好表率,讓孩子也看到自己學習的過程。您或許不相信,從這一次開始,只要和我一起參加活動的教師和家長,回程幾乎都會和孩子一樣,回饋一篇共學心得。
惠蓀觀課心得
文/蔡怡萱 老師
「天啊!自然課這麼有趣,那小朋友上英文課幹嘛?」不諱言這是我觀摩惠蓀公開課時腦中閃過的念頭。(心底一邊OS:我可以跳槽去教自然嗎?)會這麼說並不是英語課不有趣,而是因為與大自然接觸的深刻體驗,是英語課室內再怎麼好玩的唱歌跳舞及遊戲都無法比的上的。
當初惠蓀的活動與小學英檢口說評分人員受訓時間撞期,當下真的是很掙扎,但我想我一定是被無止盡的課務與研習給悶壞了,也深怕主任哪一天突然閃電退休了我就跟不到了,所以最後選擇了把自己野放。但我要說我真的很慶幸自己參與了這場活動!雖然算是一種教學觀摩,但卻是以一種很放鬆的方式在進行。這樣的活動因為有家長參與,也有益於增進親子關係及親師關係,是大小朋友都受益的活動。
首先觀察到的,是貓頭鷹老師班級經營做的非常好:發放小組物品並說明使用方式、訂約定與說明獎勵規則後,讓小組訂定各組的約定,並讓學生找出四組共同著重的點。小組內發言過的人再發言就得不到獎卡,無形中讓小組內每個人都得到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規定的活動範圍內自由活動,「框框內的自由」給與學生極大的活動空間,卻又能掌握住學生的狀況。
接下來「自然探索」遊戲,以大地遊戲的方式進行,「看一眼找一個」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並思考最可行成功的方法是什麼。「撿豆子」讓學生分組去探討豆子易被撿到的原因。這些活動訓練無形中皆在訓練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下午森林調查課程的部分,由於校長邀我與靜瑜去喝咖啡,故未能全觀摩到。但是我有注意到貓頭鷹老師會善用一些記憶方法幫助孩子們記憶,促進孩子們的學習。也引導與鼓勵學生根據已知去推論未知,並做發表。
我自己很喜歡的一段的教學活動是「落日觀察」活動。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靜下心來感受大自然四周圍的聲音,看著夕陽餘暉在雲層中漸漸褪去,感受微風吹徐所帶來的沁涼,我沉浸在大自然的韻律中,感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份,就是這種忘我讓人陶醉吧。唯一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家長與校長在一旁聊的太開心,我想如果去掉人聲,感受一定更深入與豐富。
另外,讓學生「獨自下山」的活動設計不禁讓我佩服貓頭鷹老師的放手讓小朋友冒險的膽量。尤其當愈走愈晚能見度愈低,最擔心的是若被突然凸出來的樹枝給勾到,要不然就是地上冒出的大石給絆倒,重心一不穩就滾出山路的邊界掉下去了。幸好山下有聖誕樹燈飾貢獻些許的燈光守護大家,讓此行大家皆平安順利。此活動讓學生挑戰自己的害怕,無形中也對於身處的週遭環境有更敏銳的覺察。
晚上讓學生在宿舍大廳一起對白天所學進行回顧與討論,並以小組繪製心智圖上台報告,是一個很棒的產出活動設計。夜晚的觀星活動也令人印象深刻。光是眺望遼闊的夜空群星閃爍,就有一種憾動。這樣的星空,是我大學畢業離開花蓮後就不曾再見過。在沒有手電筒的燈光照射下,透過一條長長的童軍繩維繫學生的安全,也聯繫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情感。
第二天早上以「尋寶遊戲」的方式去認識惠蓀林場的生物多樣性,極具創意與趣味性。但是建議給關主佈關、擺放追蹤符號的時間再充裕些會比較好(因為關主自己對場地不熟悉,一邊佈關還要一邊擔心小朋友會追上來> <)。尋寶遊戲讓我聯想到以前英語課曾在校園中做過復活節藏彩蛋的活動,或許也可以參考此方式再進行改良。下午「森林之火」的課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用打火石將火升起,培養其耐性與不斷嘗試的勇氣。另還安插了家長客串演出原民的橋段,增添戲劇效果,足見課程安排的用心。最後,「結束圈」用的真好,而且也不用老師主持了,讓小朋友自己在小組內,對兩天的學習進行回溯,讓兩天的課程有最好的收尾。在此也很佩服主任總能將所學很快的轉換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上。
此次觀課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將「英語」與「大自然」結合。我想起在學生時代時對學習數學有陰影,但念研究所時某次參加數學研習時,講師以剪紙、七巧板拼圖等手作活動帶領數學課程,我生平第一次覺得數學好好玩!對於自己這樣的反應我頗為訝異,歸究原因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我喜歡勞作課程,只是因為透過勞作的方式學數學,讓我對學數學產生興趣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教英語,卻要不斷變換不同方式。喜歡音樂的人,以透過唱英文歌的方式增加他的學習興趣;喜歡體育的,就運用肢體律動的方式教英語;喜歡勞作的,就做做英語小書或其他作品。
也就是說,透過個人的強勢能力去學習英語,可以增強其學習英語的動機。於此,我突發奇想,是不是也可以加上「喜歡大自然的 」這一項?例如,將大自然與學習英文結合,是否也會增加他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機?只是將此兩者結合的方式,尚有許多思考與發想的空間。
記得周旭斌老師之前曾告訴我,要跟主任好好學教學,而在觀摩過主任的戶外課之後,我終於瞭解周老師會成為主任的頭號粉絲真的不是沒有理由的XD,現在我也要附議-「當彩梁老師的學生真幸福!」。受到主任教學的啟發,如何讓英語課「走出教室的藩籬」,是我目前想要努力探索的方向。感謝主任不辭辛勞的帶領大家進行戶外教育,帶給大家深刻的自然體驗與美好時光,謝謝您!
註腳: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是戶外教育能否成功且安全的重要關鍵,我的班級經營原則只有兩條:發言以前要舉手和舉手發表的同學都有獎卡。有效的班級經營要能貫徹這兩個簡單的原則,如果是陌生的團隊,就得練習一兩次,確認規則的運作方式,對國小的孩子來說,這兩條規則非常有效。另外,讓各組在活動的起頭,自己做小組內部的約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內部的討論和制約,經常比外部的規定來得有效。但,所有的活動要掌握「結束圈」的原則,在結束圈時回顧學習內容之外,也要回顧小組約定規則的執行情形,這種討論有助於良好班級經營的營造。
惠蓀林場戶外教學(觀課人員心得) 建功國小 陳瓊如老師105.1.16
感謝彩梁老師這次開放校外名額給建功的4個孩子及愛玩的老師我,讓我們有一次特別的戶外課堂教與學的體驗!兩天活動的整個流程課程充實、內容緊湊,整個上課節奏是輕鬆與明確的!彩梁老師在每一個活動的指令與要求讓在場的學生與觀課者都很清楚明白,代表老師在解說與交代步驟上的教學功力是嫻熟與充滿自信的呢!
PDay1
【首部曲】
R 規則建立
è 小組長人選、分發器材(及保管)、獎勵(榮譽)制度、哨音。
è 小組討論並發表:參與活動的規則與遵守事項(老師進行總結與強化重要規則)
J 觀課想法
è 在集合當下就開始分配工作並配合獎勵制度進行活動規則說明,孩子們的規矩很快地就在這短短的20分鐘內有了團隊共同遵守的原則默契(拿卡或扣卡),我覺得效果很好(學J)
|
建立完團體默契後,老師立即進行第一個活動:
【自然探索遊戲一】
R 看一眼、找一個
J 觀課想法:
è 這讓我回想起參加大學童軍社考驗營的其中一個關卡----方巾下方有約20種物品,關主掀開方今後給30秒看並記憶,然後蓋上方巾。闖關者在2分鐘內寫下剛剛看過的物品名稱。
è 這個遊戲可以讓小組成員考驗自己的記憶能力、分類技巧(顏色、外型)、對於周遭自然植物生態的觀察(很像裡的小差異)、小組分工(每人記住其中幾項)等技巧。
è 彩梁老師請孩子從三次的找尋經驗值中進行小組討論,並且請答對數目很多的小組分享成功的方法,藉此提醒孩子們在觀察大自然時可以運用更多感官來親近它。
【自然探索遊戲二】
R 撿豆子
J 觀課想法:
è 在自然輔導團進行教材教法研習時,有老師在課程中加入這個遊戲來介紹『保護色』。不過沒有像這次活動裡讓孩子加入秤重(儀器使用)的技巧,以及除了顏色之外,
顆粒大小對結果的影響(推論的能力)。
è 我是那種實驗前一定會把所有東西準備完善(過分完善)的教學者,所以看彩梁老師上課,總是會讓我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無形中讓孩子少了許多自己動手完成的步驟(要改進!)
|
中午的用餐時間由第一小組幫大家服務,呵呵~如果我是這次活動的生活組,我一定又會很閒的幫大家把便當、廚餘桶、垃圾袋……弄好!L(其實孩子們自己就可以弄好的啊~~)
下午的活動內容:
【森林調查】
R 年輪與樹圍:觀察、計算、質疑、實作、推論
J 觀課想法:
『靈活運用身邊既有的教材』,是彩梁老師在兩天的課程裡不著痕跡展現在觀課老師眼前的教學方法。像是被當成午餐椅的殘存樹頭,意外的成為年輪教材。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樹木(溫帶喬木)的年紀可以用樹圍除以2.5-3.0來計算出來!真是太有趣了!在樹幹上看見一圈白圈記號(離地120cm)的功能,原來也是一個大家約定好的測量樹圍方法。各組孩子們在反覆操作後,都清楚明白這樣的方法與技巧。並且在行進間教導孩子觀察杉、台灣杉、肖楠、紅檜等植物的辨識方法(反覆、隨機重述辨識重點),並從小組的測量結果與討論報告中總結『人工林』的特色。
【森林觀察】
J 觀課想法:
這段小山路要觀課不容易,因為是山路小徑。遠遠的聽見彩梁老師在路隊最前面介紹殼斗科的植物、果實、二葉松、五葉松等名稱。直到小涼亭做中途休息與分享時,才比較明白老師要孩子們思考從造林先鋒~松樹,推論『大松樹與森林野火』間的故事。小朋友的推論加上彩梁老師的重點歸納,讓人有種『山不語而道盡故事』的感受!(要在山中獨處,才能感受到山的寧靜與悠悠歲月,悠悠歲月漫長但充滿變化,曾經發生的過往證據就在眼前的不經意,總是這樣的不經意中發現的線索才會讓人驚喜!)
R 落日觀察
J 觀課想法:
我覺得山頭和涼亭太小,人和人距離太近。
當天的落日很有味道(光線一直在變化、雲朵的顏色、周遭的山影、山澗水聲),如果可以讓孩子的距離再遠一些(人際社交互動再少一些),小朋友更能獨自感受這日暮時分的精彩。
R 山徑獨處
J 觀課想法:
第二天活動結束前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兩天讓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活動!這種自己在黑暗中走在山徑的經驗實在是太刺激了!『恐懼』和『自我挑戰』的念頭超衝突的。不過能夠確實遵守保持距離與不開燈兩個原則而走完全程的孩子,相信心裡一定對自己感到很驕傲!我自己覺得還沒有辦法克服這樣『孤單面對黑暗』的恐懼,還好前面有小朋友的背影,後面有彩梁老師押隊,心裡很有安全感!如果距離再拉長一些(前後都沒有人),我應該會很慌張吧(大聲在心裡喊救命~)!這種活動,讓人覺得自己在大自然裡是渺小及脆弱的,希望孩子們能在這樣的體驗中看見自己的害怕、學習克服害怕(打開感官、感受環境、準備應變)……
|
晚上的報告時間,東汴的孩子善於使用心智圖來表述自己的想法與思考脈絡,心智圖的表示方法讓報告者和聽眾都能藉由圖像間的連結進行概念統整;反觀我班上的四位孩子,還是習慣用條列式的方式來表達。我覺得自己在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要帶進來多給班上孩子練習(報告的方法及技巧)。晚上的報告中確定孩子在第一天的森林調查與森林觀察課程學得不錯。惠蓀當夜天空清朗,夜間觀星的課程進行順利。這次介紹的冬季大橢圓在觀星時間恰好在天空正中間(中天),仰頭看正頭頂的目標很辛苦(脖子很難受)!如果能夠提早1小時進行觀測,仰角會稍低個15度,整個大橢圓仍然清楚分布,小朋友應該可以觀察得更輕鬆些。
PDay2
早上5:30起床,6:00晨遊惠蓀。
孩子們竟沒有人賴床!真是表現得太棒了!!早上走了杜鵑嶺步道、看對面山坡的崩塌地形、用在這山頭目測的方式猜測剛走過的山頭海拔高度,都是有趣的經驗。
【追蹤遊戲】
R 一起來玩:符號與尋寶(生物多樣性)
J 觀課想法:
è 想到童軍的追蹤遊戲
è 我覺得把童軍的追蹤遊戲加上生物尋寶卡的教學設計超棒的!生態系的平衡就來自於多樣的物種。藉由在遊戲中體驗在大地中『找3種』是『簡單』但又『不同』的樂趣。
è 我覺得在活動後的小組報告與統整中,可以讓孩子想想回到東汴的家中(或校園),這樣在周圍幾公尺內執行同樣一張任務卡的任務是否像在惠蓀一樣容易?可藉此來和孩子們強調開發與單一的環境創造舒適,但是卻也喪失了生物多元的美麗。
è 建議可以先將要佈關的步道與人員分配好,讓佈關的關主們可以先利用空檔走一下步道,比較能確實掌控佈關內容。
Ø 以我為例:因為不知道整個步道長度,所以一開始就很緊張,怕關與關之間的距離太近、或步道一下子就到盡頭(或情況剛好跟上述相反)~如果要重佈又來不及(孩子們就在我們5min後),所以沒辦法把關卡設置的精巧些。
|
結束生物多樣性的追蹤遊戲後,就是讓很多小朋友磨破皮的打火石時間:
【森林之火】
R 燃燒三要素:可燃物、燃點、助燃物(打火石)
J 觀課想法:
è地理位置與文化(泰雅族的歷史)介紹,讓孩子們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與人文,老師果然要博學(信手捻來就可以補充發揮)
è由一次一次的自我嘗試任務(打火石如何使用à小組分享à樹葉與打火石à小組分享à衛生紙與打火石à小組分享à一分鐘生火挑戰),小朋友從各小組報告的線索中驗證所學的燃燒三要素(加上老師適時的引導與強化),有別於一開始就用複習的方式去幫孩子提及學習過的但是不夠貼近經驗的科學名詞。
|
下午是輕鬆的惠蓀體驗:
【涉水小徑】
R 感受與記憶:溫度、流水、踩踏玩水
J 觀課想法:
感受涉水小徑的潺潺流水的冰涼及猜測水溫活動,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愛玩水應該是人類共同的本能),最後的結束圈活動讓小組成員圍坐一圈,分享必回顧這兩天活動的收穫與感受是個溫馨的小活動。
|
感謝彩梁老師分享這樣的活動及上課內容,這次在惠蓀林場的公開觀課活動,讓我看見在大自然教室上課時,可以就地取材進行教學;完整的課程規劃可以讓孩子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做實際的運用,也可以驗證並質疑教科書的內容(樹齡的計算公式、年輪的疏密與方位判別)。讓孩子彼此間合作與討論的學習方式,比老師單方面地給予來得有趣及可貴。不過,我自己也要磨練自己在教學活動當下(不管是學校內還是戶外),學習快速整合孩子提出的想法的統整能力、增加本身的知能以及「尊重孩子的想法」的教學技巧才行。
團結.獨立.為自己負責-惠蓀林場戶外教學之所見 文/李靜瑜
老師
期末考前的週末,陽光照著大地,仍能感受到幾分寒意,東汴的一群孩子背上行囊,把兩天假期都獻給惠蓀林場與貓頭鷹老師。這不是趟盡情玩樂的旅程,也並非在報名表上打個勾就能參與的課程,這群孩子必須先寫報告說明參加動機,並在活動結束後完成作業,但他們仍然興致勃勃爭取參與的機會。由於做足行前功課,孩子們已大致了解園區生態,知道自己想學習、觀察、認識的是什麼,讓他們更加期待這次戶外教學能滿載而歸。
終於抵達綠意盎然的遊樂區──惠蓀林場,大家迫不及待展開兩天一夜的大型遊戲!想破除重重關卡,第一步當然要了解遊戲規則,特別的是,老師讓孩子去討論屬於他們的「約定」,沒有一條條說出自己的要求,只負責傾聽各組的發表。「我們這組討論出來的有分工合作、不要隨便離開隊伍……」第二組上台的孩子報告完後,老師問第一組:「他們討論出來的結果,和你們有沒有相同的部分呢?」為了讓每個人專注聆聽其他組別的發表,老師出了一個小任務,請大家找出四組都有提及的共同點。孩子們訂下的約定,不外乎老師平時對他們的期許:「上課認真」、「要做筆記」、「發言前要舉手」等,但透過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說出口,彷彿更具有約束力。
這場遊戲裡,沒有個人成績,要順利破關,團隊合作不可或缺。第一個關卡,讓孩子們憑記憶找出指定的物品,包含顏色、形狀不一的樹葉、花瓣、果實等,當題目一攤開,孩子馬上七嘴八舌討論著:「我找這個,還有這個!」在反覆挑戰中,孩子們逐漸發展出分工策略,也理解合作與觀察的重要性。第二個關卡要量出兩百顆豆子的重量,操作測量儀器時,有經驗的孩子會不時提醒組員:「單位要選g(公克)!要先歸零!」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分你我分享知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建立團隊默契,也確立了他們這兩天的共同目標──為「小組」爭取獎卡。
多樣化的關卡,讓他們不僅學習與人合作,也學著獨立、體驗獨處的感受。日暮時分,孩子自由尋找舒適的地點後,哨音響起,所有人都不能再與他人交談,有人仔細觀察天空的色彩變化,有人安靜聆聽潺潺水聲,有人沉浸於落日餘暉的美麗,有人呆愣著望向遠方,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暢所欲言,孩子們或享受或忍受只屬於自己的時刻。日落之後,天色漸漸昏暗,更刺激的挑戰正蓄勢待發!這一次他們必須在漆黑的環境中,獨自摸黑走下山,每個人小心翼翼踏著緩慢的步伐,即使身上都帶著手電筒,仍然不願意開啟,只為了獲得全程都沒有開燈的獎勵。與白天上山時截然不同的路程,多了黑暗,多了恐懼,也多了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與成長的喜悅。
給孩子魚吃,不如送他一根釣竿!豐富的課程裡,老師給學生充分發揮的舞台,所有事情都放手讓孩子們去做:器材自己保管,午餐自己搬運、清理,答案自己思考……。在松風山上,孩子們動手測量樹圍、計算出樹齡,發現眼前的松樹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後,便集思廣益討論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我們認為五十年前發生了一場火災,把樹都燒光了,二十三年後,又發生一場火災,但那一次有兩棵樹沒有被燒掉。」一場精采的推論如火如荼展開,孩子們透過數據,展現從結果推想過程的能力。在「森林之火」課程中,老師發下打火石,一聲令下:「請自己找出使用方法。」各組便開始嘗試用不同角度、力道磨擦出火花,小組間互相觀摩、修正,並在一次次失敗中探討原因,老師只引導學生利用樹葉、棉花、衛生紙等不同素材,找出最容易升起火的方式,便在一旁捕捉他們磨破手指仍點不著火的沮喪表情,以及最後被火光照映著的燦爛笑容。
這趟旅程,讓孩子在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新知識,在刺激的考驗中挑戰自己的能力,留下深刻的記憶。經過兩天的努力,獲勝的組別獲得小禮物,老師不忘提醒著:「最重要的是那份榮譽。」而我在這次活動中,看見最可貴的是孩子們「主動學習」的心和為自己負責的態度,無論行前與課後作業,或自行訂立小組約定,以及讓孩子掌握學習自主權的各個活動,都在引導他們思考:我要做什麼事情?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如何做好這件事情?每個人對於有興趣的事物總是充滿熱情,孩子也是如此。當他們的好奇心被挑起,進而充滿求知慾,都會擁有積極的求學意願,孩子們聚精會神參與活動並樂在其中,學習,不就是這樣單純而美好。
少了教師的講述,多了學生的發表,沒有制式的課本,只有無邊無際的自然教室,兩天一夜的課程,在孩子們的小組回顧中落幕,充實而精彩的經歷,足以讓他們滔滔不絕與親友分享:「我認識好多冬天的星座!」「我知道如何分辨杉、紅檜和肖楠!」「我那天下山都沒有打開手電筒喔!」帶著滿滿收穫回到校園,我想,他們能將學習的樂趣傳遞給更多人。
惠蓀林場觀課感 文 /賴姿伶 (家長)
推辭了一場重要的喜宴,來參加二天一夜的惠蓀林場觀課活動,站在家長的角度來談觀感。首先主任在星期五就給予孩子們行前教育,讓孩子們了解活動地點及幾項重要課程,最重要的是主任先向孩子們打了預防針,此次活動有家長陪同,請你們將父母當成隱形人,所以在二天的行程裡讓我們家長減輕了負擔,更可以輕鬆又自在的觀課。
兩天的活動主任安排的很緊湊而且活潑又有趣讓我們觀課的志工家長們都忍不住也跟著玩起來了。例如:撿豆子~看誰的眼睛最尖銳~把紅豆、綠豆、黑豆、黃豆各數200顆後請各組秤重量再將豆子撒在草地上,比賽那一組找得多,志工家長看到孩子們緊張又認真的模樣,觀課的我們也想試試自己的眼力,哈!哈!哈!真的是老了耶!怎麼都找不到綠豆呢?陳爸爸也不甘示弱的拿出老花眼鏡出來找,皇天不負苦心人,YA!終於找到了,大家好興奮四種豆子都有找到ㄛ。
主任可以在大草園原裡上自然課並結合了數學~數數(200顆豆子),重量及大小~200顆豆子有多重呢?觀察與推理~自然界中誰的眼睛也可以這麼銳利找尋食物呢?國語(作文)~隨時都要做紀錄,以便回家寫報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主任教孩子要守時(記得喔!參加主任的活動一定要準時,否則你會被放鴿子ㄛ);團結合作及關心別人,每當主任發現同學會替他人著想、照顧、關心別人時,主任絕對不會吝嗇他的讚美,會馬上告訴孩子<嗯~很好,會照顧同學ㄛ>授業~主任的專業當然是好到無話可說,借用小陳主任說的話:「許主任的專業都在他的頭腦裡,等著我們慢慢的把它挖掘出來。」有一次,我好奇的問主任:「為何您在山下卻可以知道山上是何種樹木呢?」主任說:「因為我常看呀!要用許多的角度去判斷,這就是經驗的累積呀!」解惑~第二天課程森林之火:主任按照自己的步驟教學:嘗試運用打火石點火→認識打火石的結構(裡面和外面的不同) →再次使用打火石點火(點燃葉子)→這次使用衛生紙試試看(不到5秒鐘孩子高興地大叫〝主任我點燃了〞) →討論:為什麼衛生紙比葉子容易點燃呢?
→這次改用棉花試試看(主任我點燃了)→現在用最天然的檳榔乾果實試試看(ㄟ〜可以喔!) →請各組自行找天然素材點燃2分鐘,一下子的功夫孩子興奮的告訴主任,我的營火點燃了。主任是這樣不慌不忙地讓孩子動手嘗試,〝不行了,沒關係主任會教你〞,看到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志工們也嚐試起來了,YA,好棒喔!我們的也燃燒起來了,主任的活動能讓大人、小孩玩的這麼認真及快樂,最重要的是可以學習知識。主任,難怪您是屬猴的〝猴賽雷〞。
另一位重要的靈魂人物━朱校長默默跟在孩子身邊照顧、關心他們,因山路陡峭,有小朋友稍不小心滑山了,校長一路關心孩子,告訴她若真的不舒服要告知不要勉強自己。緊接著下一個課程生物多樣性尋寶,走在蜿蜒崎嶇的山路,只要有遇到陡峭的山路,就會提醒oo人你最害怕的路又來了喔!等一下妳自己要小心。在尋寶當中校長也會一直提醒孩子要注意找記號,免得漏了還要回頭找,當孩子對尋寶答案有不清楚時校長也不會告訴孩子對與錯,他用提醒及強調的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更有自信心的學習,原來校長在教孩子時是這麼溫柔的。
校長與主任的教育方式很特別,他們不會選擇孩子成績的好壞參與活動,主任說過〝只要孩子有興趣,有喜歡想學習的人都可參與〞。這樣開放性的教育,孩子們是快樂及無壓力中學習,必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此要感謝校長及主任犧牲假日的時光來陪伴這群學習小天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