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科學閱讀「九份二山」震痕


科學閱讀「九份二山」震痕     / 許彩梁   105.03.06

註腳:我經常利用公務的空檔,例如:班親會、親職教育等,順便辦理戶外活動,這種模式經常吸引平常比較沒有參與活動的學生和家長(很奇怪吧!),但是,這群「顧客群」一旦上癮了,就會持續參加。這種機會雖然不多,但總是有的。


    這一天上午是班親會,中午結束後趁大夥兒都有空的時候,辦了一場展讀大地天書-九份二山之旅。一群30餘人,6台大小車,浩浩蕩蕩出發到1小時路途的南投縣。這一趟旅遊的主要教學目標是:

    一、人云不亦云:從邏輯思考、科學探究的角度,思考並批判九份二山解說牌、解說員、販賣員等提供訊息的正確性。
    二、體驗與感受:觀察九二一地震造成的地貌改變,並回饋到身心震撼感受。

    就從傾斜屋的解說牌談起,透過事先提醒的批判角度,同學很快速的掌握到解說牌上提到:「屋內外磁場不同,入屋後會產生暈眩效果」,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這種說法似乎民間很喜歡使用,正如塔山底下的「寒溪呢」,主訴這個地點是地球能量場中心一樣的情形。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傾斜屋磁場造成暈眩是無根據且「或稀泥」的說法。反倒是同學們提出的假設還比較有可能,其一:視覺上的錯亂造成暈眩感;其二,身體感官上的不協調造成暈眩感。我比較認同你們的判斷多於解說牌。

    同學在探討「傾斜屋」傾斜角度的時候,有些同學採取「口訪」的方式,訪問到旁邊販賣紀念品的當地人,獲得的答案是傾斜40幾度,原先他們很高興來回報,但是,透過量角器、水平儀,甚或手機科技測量的結果,傾斜屋也不過傾斜10幾度左右。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如果「不求甚解」是不是又被普羅大眾的說詞給「胡弄」了!

    到了震爆點的地方,果真是山崩石裂景象怵目驚心,觀察了一番之後,剛好旁邊有當地老伯幫我們進行解說,透過精采的景說,同學似乎感受到地震當時,連人帶屋被震到數百公尺外的險象。但,解說中傳達「震爆點即地震中心」(就是震央),實則不符合科學測量的結果(集集鎮才是震央),但為何這裡的地形地貌變化卻是最大的呢?這則值得進一步提出合理的「理論」去解釋。我的理論很簡單,此處因為地形的效應,地震波在此產生加成作用(能量加大),加上地質的特點使然,九份二山在眾多因緣下,成為地震情況最嚴重的區域。在此強調,九二一除了南投縣九份二山地區之外,地貌變化最大的非臺中市太平區的「三汀山」莫屬,我們這裡震出了一個新的湖泊「坑」(大潭),和九份走山後把溪流塞住的「堰塞湖」類似,但又不同。
 
    之後,我們把整個區域繞了一圈,觀察「堰塞湖」和「紀念碑」、「防洪型攔砂壩」等,進行了許多的小探討,包含紀念碑的數據與網路數據的差異、包含從紀念碑上的姓氏,了解當地主要族群為「客家人」(把先前客家文化調查的認知融入此處)……

其實,任何旅遊都是一種閱讀,習慣用科學批判的角度去閱讀,才不會人云亦云,才不會讓自己變成錯誤資訊的傳聲筒。閱讀的精隨不在獲取資訊,而是將「書中」資訊轉化,建構出一個正確且有想像空間的「真實」。


戶外教育小幫手~測量工具
1.戶外教育除了感官的觀察,還可以透過許多工具,輔助我們對環境的深入探究。文中對於地層的傾斜,很適合用「傾斜儀」來測量。
2.現在的手機的APP的功能超強,種類也非常多。注意其精準度或歸零,其數據可以作為解析環境的參考。
3.準備足夠的工具(至少每組一份)讓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這些工具,戶外也可以是做實驗的好場所。
4.數據測量要記錄,記錄後要能分析與比較,最後提出這些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這樣子的工具使用才能發揮功效。

教學模式~閱讀並提出質疑
    科學的訓練過程中提出「質疑」是非常重要的,坊間的解說牌或解說人員有非常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如果沒有質疑的習慣,很容易把別人錯誤的概念變成自己的概念,並且以訛傳訛。用自己學習的舊經驗和科學方法的架構,對解說內容提出質疑,然後追根究柢,不一定會有答案,但這過程會促成科學態度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戶外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