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惠蓀林場教學系列~森林調查系列之火燒松風山

惠蓀林場教學系列~森林調查系列之火燒松風山         /許彩梁

    我們惠蓀林場的教學活動是從近到遠,從靜態到動態,從白天到晚上,漸進式的將孩子引入自然的情境當中,耐受強度也不斷的增強。因此,當我們探究完「人工林」,差不多也是check in的時候,孩子一約定用20分鐘的時間到寢室打理好自己的行李,並稍作休息。時間一到,組長很迅速的把隊員帶到門口集合,時間是下午4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松風山看日落」。

    在松風山入口處,交代幾個重點:一、組員要在一起,慢慢往上爬,途中要觀察這裡的森林和剛才的「人造林」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二、到涼亭以前,沿途要找到三個想發問的問題。其實,這些交代下去的話語通常只有少數的孩子有「天份」能完成,大多數的孩子依據自己的「天性」玩樂的成份比較多。放出去之後(或許很多老師會把孩子帶的緊緊的,但是我總認為孩子有能力在規圍內自由行動,不必約束太多,反而讓孩子有太多的摯肘),就有時間自己慢慢觀察享受自然,也有時間和同行的夥伴閒話一番。
    果然,各組的腳程愈來愈快,不到20分鐘就到了第一個涼亭的地方,他們一約定停在那兒,這時,我看到了涼亭旁邊除了三棵巨大的二葉松之外,其他的不是人造的小苗,就是土地公種的小樹,我心理面看懂了這幅景象,這和「火災」有強烈的關聯性。於是,我在涼亭集合孩子,用問答的方式引導他們思考。
「這裡的森林和剛才草原旁邊的森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我先以大環境來問
「這裡有三棵大樹,其他的樹都小小的?」孩子看現況也願意回答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我問,孩子想了想,沒有特別的想法。
我提示「剛才阿豪發現那一棵二葉松的下面,有很多黑黑的木炭……
「是不是,這裡發生過火災呢?」孩子從木炭想到了火災
「有可能,但是為什麼這幾棵二葉松還留在這裡?」我問,然後,我交代了一個任務:請各組把這三棵二葉松的樹齡調查出來,然後推論火災和這三棵樹之間的關係。各組透過「人工林」活動,已經很清楚樹齡的計算方法,紛紛拿出卷尺和手機計算機來進行工作。測量完,各組還得在軟性白板上頭寫下討論的想法,並推派人員輪流上台說明。整個過程大約15分鐘。
不斷的測量、記錄、思考、發表、討論與「可能的結論」是這趟旅程很重要的學習模式

「剛才有一組到了一個解說牌那邊,說說看,那一個解說牌說什麼?」我問
「解說牌就是說這裡曾經發生過火災,還有火災後會有一些樹木較容易長出來,例如松樹」孩子發表
「請問量出來的樹齡結果如何?」
「有一棵大約是50年;有二棵大約是23年」孩子大致上量測的結果如是
「那麼就請各組來推論火災和樹之間的關係。」
於是
「大家好,我是第一組的柏豪,我們這一組測量樹的結果,我們認為五十年前發生了一次火災,有一棵樹沒有被燒到,然後有一些種子被埋在地下,等到23年前才長出來兩棵」
我把他們的想法重新整理一次之後,說:「推論的有道理」
「五十年前在這裡種了一些松樹,之後發生了一次火災,有些燒到有些沒燒到,火災後又種了一次松樹……」我回答:「想法很有根據」
「可能以前有人帶松果到山上吃,可能吃一吃就把松果丟在這裡,長了出來…..
我回應:「這個推論很有創意」
就這樣各組把推論的想法說出來,而我的回應就是你們的推論「有根據、有道理、有創意、有邏輯性等」最後,我告訴孩子:「你們想不想聽聽我的推論」他們當然想啦!
    「我的推論是以前這裡有一片二葉松林,五十年前來了個閃電,發生一次火災,燒掉了大部分的松樹,當時松樹果實會重新長出來,然而,二十幾年前又來一次火災,這棵松樹恰好沒被燒死,而後長出來的除了旁邊這兩棵外,還有很多顆一樣大的松樹,但,可能是十年前又燒一次,燒到剩下這三棵松樹……」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告訴孩子:「這只是我的想法,我的推論,可能對,可能不對,還要仔細去思考,透過訪問、現場的調查,才能把事實推理的更清楚。不過,大家的確都提供了很多有趣的點子,你們的想法很寶貴!」
    松風山經常火燒沒有錯,火燒的原因可能是閃電或是人為的火種,長出了樹種又是富含油脂的松樹,因此,火燒-松樹-火燒不斷循環,或許是松風山註定的命運吧。然而,透過三棵樹的故事,可以推論出火燒的歷史,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更過癮的是,可以聽到孩子對於一件事情具有想像、推論的能力。
每一個/組 孩子發表的內容一定是他們思考過的東西 因此都視為有價值的思考
而這一個活動,並非先前規劃中的活動,只是孩子們走太快,日落時間還早得很的時候,在涼亭時,靈機一動,跑出來的有趣的教學活動。「人工林」和火燒後的「演替林」(此片土地也加入造林的元素)在這裡剛好做一個對比;而,從現象的深入觀察、剖析、推理,並接受、欣賞他人的想法,我想是這堂課很重要的核心精神。

教學模式~實作後的推論
    關鍵提問(為何只有幾棵大樹?)→觀察現象提出想法(發現樹旁有黑炭,可能和火災有關)→測量記錄(得知樹齡)→分析與討論(推論火災的年代和次數等)→學生發表(每組的思考都有價值)→老師發表(老師也有推論,但不一定正確)→印證推論(透過訪問或資料查詢印證)



影片連結:火燒松風山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