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從凝視到透視


從凝視到透視   /許彩梁   104.11.29

註腳:戶外真實情境的學習本身充滿變化與多樣性,同樣的帶領戶外教育的教師,基本上必須因應多變的環境規劃不同的教學方式。底下「從凝視到透視」的教學方式,是筆者無意間冒出來的點子,雖說是無意間發現,實則是平常許多思考的總成。


    ~觀察大自然的本質就是一種從凝視到透視的歷程,我只不過用「速描」來記錄眼睛直接的觀察,增加凝視自然的時間,並透過教學的歷程分析大自然,透視現象的本質~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元國小邀請本校參與美感計畫,本校恰好被賦予「自然融入藝術教學」的任務。當下,我的腦海中跑出〈一閃一閃亮晶晶〉紀錄片中,一群小孩子在澎湖海邊畫著藍天下的大海和柱狀玄武岩的景象。看影片當下心中想著:「如果當時有一位老師能在大夥兒畫完畫後,進行環境的解析與解說,那就太好了,畢竟澎湖這個玄武岩地景有太豐富的故事。」會議中我閃過這畫面和想法,脫口而出說:「我們就以『從凝視到透視』為主軸,把藝術融入自然」。雖然,這個案子延宕了一年多才做後續辦理的通知,但我早就迫不及待要試試看這 個教學方法。
透過戶外速寫 認識大自然告訴我們的事情
    1041129日,也就是在這點子提出後的二個星期,我辦理了一次假日的戶外教學活動,活動前,我請孩子特別準備一本A4大小的筆記簿和一支鉛筆。我們學校離仙女瀑布只要6分鐘的車程,換句話說,東汴國小具有親近大自然的優勢。
當天的小朋友有17位,加上家長老師將近25位左右。下車後,我們沿著產業道路往溪邊走,沿途少不了動植物的觀察與教學活動,但,這裡我要專注談「凝視與透視」的教學內容。
    沿途教學約略1小時之後(步行400公尺)第一站,我們來到大湖桶坑溪的溪旁,孩子看到溪水當然會想玩水,但是,孩子知道我一定會讓他們有機會玩水,所以並不會在我放手以前就鬆懈了學習的心(我想,這大概是默契吧!)。我請他們在前後10公尺的範圍內,找一個地方坐下來,畫「眼睛看到的景象」,用鉛筆將它「速」描下來,不必有太多的考慮,時間限制15分鐘,之後要說明自己的畫作。
    孩子坐在溪邊拿起筆畫著眼前的景色,我則在附近自由漫步欣賞草木,並進行「行間」巡視。時間到了,孩子們集合靠攏,我請幾個孩子拿著畫跟大家分享畫的內容,我看了一下,發現大部分的孩子畫到了「溪流」、「大石頭」、「森林」等共同的元素。
同學的畫裡面有非常多類似的「成分」 可以提煉出「概念」
    5個孩子簡單分享完,我拿起其中一張畫,跟大家談:「這5位同學的畫,他們的內容有哪些共同點的地方呢?」
「都有溪水、大石頭、樹木,和橫跨兩座山的水管。」孩子紛紛回答
「還有一個人在水管上畫了一隻獼猴。」原來,在下溪流的前一段路程,我們的確看見了台灣獼猴在高空的水管上頭(原先大家以為是電線)驚險(實則為悠哉)走路的樣子。
    「你們知道為什麼有那水管嗎?」我趁勢回應
    「是給猴子做交通通道用的。」有孩子如此說
    「我想水管是取水用的,因為我家住山上,水要從很遠的地方接過來。」另一個孩子說。
    「我想,接水的理由是很有可能的,住在山上的人經常要尋覓水源地,從高的地方取水來用……。」水管不是我要歸納的概念,只是剛好岔出來的一個議題,所以我趕緊做了一個小結。
    「請問大家:這裡是河流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我問。
    「上游,因為這裡的水很乾淨。」小朋友回答
    「除了這個想法,我們可以從畫裡面的哪些地方看出上游的特色呢?想一想,課本中提過河川上游有哪些特性呢?」我繼續問。
     「上游的石頭比較大。」孩子回應。
     我請大家看一張畫,果然孩子把石頭畫得很大顆,事實上也是如此。我補充說:「上游的石頭比較大是因為石頭崩落下來,還沒被河水搬運、磨小(侵蝕)的關係。而且,我們眼前這一堆擋在河道上的巨石,其實是十幾年前七二水災從山上滾下來的。」
    「上游的水比較急。」另個孩子回答原先的問題。
    「有道理,上游靠近山上,比較陡峭,河水比較急」我回應
    「上游有山,山上有很多樹林。」我補充說明:「這裡是林務局管轄的林班地,土地有限制使用,因此形成森林的樣貌,水也比較乾淨。」
    在對「上游」的概念討論一陣子之後,我要孩子們把剛才討論有關上游的特性「寫」在畫中。也就是說,我們除了透過畫圖,也透過文字的描述,用「圖」「文」並貌的方式呈現在紙上。這樣子做的目的,有觀察、記錄、統整等學習的用途。孩子在圖上完成了「示意」說明之後,這一個定點要進行的教學「概念」算是達成了。
討論的過程就是概念形成的過程 孩子可以團體建構的
    這一天,除了自然觀察、學習與體驗之外,我們反覆操作了幾次「從凝視到透視」的教學活動,一次是上述的溪邊,第二次在仙女瀑布的上方,第三次在銀絲瀑布上方,利用野餐的時間完成。因為我們在溪邊活動,為了安全起見,一律穿著救生衣。
    「從凝視與透視」是一個很適合應用在野外的教學方式,對於學生學習自然的運作,應該有很大的助益。它是從一張白紙開始,把自己對環境的觀察畫進去,並且把學習到的結果記錄下來,這和拿「活動單」在野地填寫有和異同之處,但比學習單更有彈性。就教學法或教學流程的觀點而言,「從凝視到透視」結合了觀察、描繪、比較、欣賞、思考、發表等教學方式。孩子透過凝視進行深度的觀察,用鉛筆將自己關注的現象抽離並描繪之後,透過不同作品的比較,欣賞他人的作品,再次觀察眼前的自然景象。之後,透過現象的類比、思考,將自然現象與課本學習的概念進行討論、發表,從某些角度來解析自然的運作。整個過程大約在30分鐘內,就可以進行一個小小的自然現象或概念的教學,老師的角色著重在進行引導與統整。在一天的戶外操作中,只要找到5個左右的教學概念進行凝視與透視的教學,就足夠讓此趟戶外教育充滿知性,剩下的時間則可進行其他體驗的活動。
在此,筆者要特別提出的教學想法是,進行此類的教學活動的教學者必須對環境非常熟悉,對野外掌握與分析的能力要足夠,對教學活動要引導的概念要很清楚,否則,很容易在遼闊的自然情境中,抓不到核心概念,或在現場情境轉變時無法轉換與變通,結果會讓整個教學活動變成照相式的凝視,缺乏思考力的透視成分。

附件:仙女瀑布寫生  五年級 欣筠
    1129號,許主任帶我們去仙女瀑布寫生與自然學習,我帶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快樂的出發,我們先到「天上人間」旁穿救生衣後就開始出發了!
    我們的第一站是去看常見的六種植物,1.小葉桑:它的葉子是互生,也是蠶寶寶吃的葉子,是從石壁的縫縫長出來的。2.稜果榕:它的葉子是互生,在有土的地方生長。3.構樹:它的葉子是互生,葉子會被一種蟲捲起來。4.小花蔓澤蘭:它的葉子是對生。5.臺灣欒樹:它的小葉是互生,在山上時不容易辨識!第二站是麻六甲合歡。到了溪邊,我們用圖畫紙畫看到的景色,15分鐘到了,許主任要我們討論上游的特徵,我發現上游的水急,石頭多而且比較大。討論完我們繼續前往第三站,認識砂岩和頁岩,我們先去領一張砂紙來磨砂岩和頁岩,我們這一組發現砂岩磨出來的粉末較粗,而且這裡的砂岩表面顏色是土紅色;頁岩磨出來的粉末較細,表面顏色是灰色。還有其他的觀察是頁岩的石頭會亮亮的,砂岩的不會。第四站畫仙女瀑布,我們用十五分鐘把瀑布畫下來,這時候,有人說有猴子,可惜我沒看到,畫完後主任問我們:「瀑布怎麼形成的?」我認為應該是上游的石頭硬,底下的石頭軟,底下被侵蝕才形成有高度的瀑布。之後到了一處小水潭,主任要我們摸摸看水大約幾度,我猜是19.5℃,可是實際測量的溫度是18℃,只差了一點點。第五站畫的是銀絲瀑布,我們先吃午餐,再去玩一下下,就回去開始畫畫了,討論後我們發現瀑布上的岩石都是比較硬的砂岩呢!
下午,我們繼續前往侏儸紀公園,因為那裏都是大型蕨類,所以稱為侏儸紀公園。各組在附近觀察,找三種植物問主任,我發現有一種植物可以印在布的上面,而且很漂亮喔!主任說那是粉背蕨。回去時大家看起來都好累喔。
    謝謝許主任帶著我們認識許許多多的植物和自然現象。
筆和紙 其實就是我們的 眼睛和心靈

戶外小幫手~救生衣
1.到水深超過120公分以上的水域附近活動,最好準備救生衣以維安全。
2.如從事水上活動要申請合格救生員的協助,避免到公告的「危險水域」活動。
3.戶外教育活動務必辦妥平安保險。

教學模式~從凝視到透視
    「從凝視到透視」的教學模式實質上就是:觀察、發表、歸納、解析與概念化的過程。很適合融入學科學習,例如文中「河川地形特色」教學活動,就是高年級自然科學的學習內容。換句話說,教師在先前備課或探路的過程中,就可思考場域的特色,利用「凝視」的方式進行觀察,再用「透視」的角度解析自然,當然,如果從凝視到透視中間,能以「引導式」的方式處理,提供孩子思考討論的空間,將更符合探究教學的本意。

雖然畫得不夠美 但是觀察得很仔細   示意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