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蓀林場教學系列~森林調查系列之設定樹木生長常數 /許彩梁
105年1月筆者帶領東汴國小3-6年級學生進行惠蓀林場的戶外教學,其中一個教學重點就是森林的調查,我們透過森林調查確認對象是否為人工栽種、判斷樹齡與森林的歷史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假設數據就是「樹平均每一年長幾公分」。
樹每一年長幾公分當然和樹種、立地基質、樹齡、和陽光等有連帶的關係,但我們的目的並非畫出樹的生長曲線,而是利用「已知」的「參數」去調查、認識這片森林。在此之前,我帶了幾次森林調查的活動,當時使用的是國外調查樹木活動中所使用的2.5公分/年的參數,這一次,原先也是設定「接受此參數的假設」,但就在中午用餐的時候,機會來了…。
樹木的年輪寬窄和方位有關嗎?先提取孩子的舊概念一下 |
中午,大夥兒在大草原用餐,用完餐點後四處閒晃,剛好看到一棵草原旁邊的杉木,從根部附近被鋸除,露出一圈圈的年輪,我在年輪前仔細打量它的年輪間距、圈數等資訊,我想到可以怎麼進行森林調查的基礎教學了,所以,下午活動開始,我請孩子們圍繞著這年輪,我問:
「請問,你看到一圈圈的是樹的什麼構造?」
「年輪」孩子們回答
「樹愈老年輪會愈……」「越多圈!」
「那好,有人可以告訴我,你看到年輪間距比較寬的那一邊是哪一個方位?」
這時候,大多數的小朋友楞住了,因為他們沒有讀到過相關探討的書籍,於是,我接下去問:
「你讀過書的,書中說當我們迷路的時候,可以用年輪辨別方位……」於是,有同學舉手,說:
「年輪間距比較寬的那一邊是南邊」
接著我拿出指北針放在年輪上頭,跟同學們說:「我們來看看是不是真的南邊的間距比較大?」孩子們看了指針上的北方後,發現說:「是北邊比較寬」「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是書本裡面說錯了嗎?」我讓孩子們想一想,30秒鐘後,我讓孩子發表想法。
「可能是書裡面說錯了,年輪比較寬的應該在北邊。」
我說:「那本書沒有錯,是我們沒有想清楚書上為什麼說年輪寬的在南邊?再想一想!」之後,有人從養分的角度分析,有人認為樹種不同答案會不同。
我說,你們說的都有可能。之後,我反問:「為什麼書上說年輪比較寬的是南邊?和我們在北半球有沒有關聯?」孩子們逐漸想通,原來和太陽的方位有關係,因為北半球的太陽大多時間偏南,所以樹的南面成長比較快速,年輪比較寬疏。那麼,為什麼這一棵樹的年輪剛好相反呢?這時候,孩子想通了「陽光」和生長的關係,經過一連串的引導、討論之後,得出:
「因為這棵樹生長的位置南邊有很多樹擋住,北邊是大草原,很空曠陽光很多,所以,北邊的年輪比較寬……」
到目前為止,教學活動的重點在打破學生的迷思概念,鼓勵他們從事物的根本核心去思考,而非學習化約後的結果。
教學至此,大致上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是技術上的問題了,我們仔細把年輪一圈一圈數出,共有58圈,然後把杉木的樹圍量了一下,是162公分,我請孩子拿出手機算一下這一棵樹,平均每一年長大幾公分,結果:
我跟他們說手冊某某頁,裡面寫的是國外的樹每一年長2.5公分,你們認為我們要選擇哪一個數據來進行接下來的森林調查呢?他們當然選擇自己看見、自己算出來的「參數」囉!同時我們也討論這個數據會因為哪些因素而改變,孩子們分組討論也能提出很恰當的想法。
教學模式:打破迷思概念 建立清晰概念
概念陷阱提問(年輪間距哪個方位比較大?)→學生舊概念提取(如:南邊比較寬,因為書上有說…)→印證發現舊概念錯誤(現場是北邊間距較大)→思考矛盾處(為何書上說南邊較大,但現場是北邊間距較大)→發現概念迷思處(現場的南方被樹擋住,樹長得反而慢,年輪間距小…)→建立正確的概念(樹木年輪間距和生長速率有關,用方位來判斷會有例外…)